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会陷入一个循环,尤其是在外观产品设计公司的小伙伴们,在一个衍生品设计中,经常又要考虑这个衍生产品功能,又要考虑如何和这个外观所融合,而且长期做这样的文创产品设计的话,感觉还真的不如3d建模做游戏或者是一些动漫的周边商品,只需要考虑复原角色人物的精致度就好了,不需要过多去考虑衍生产品功能是否被影响。
近年来,人们在衍生产品授权产品时,更多的精力几乎都放在了眼前利益上,无论延伸产业链还是创造衍生产品功能,目的无非就是想在每场演出和展览中赚更多的钱,从附加值中寻求利润的最大化,但忽视了衍生产品对未来市场的培育,很少想到软性的衍生产品可能比一件件实物更有价值和意义。
作为实物的衍生产品得到的收益确实看得见、摸得着,而且短期就可以获利,但软性的衍生产品功能却可以带来更长远的收益。所谓软性的衍生产品,就是其设计要从培育观众和顾客入手,而不仅仅为了卖掉实物。国家大剧院的“音乐商店”和“音乐岛”,既是大剧院的衍生产品,也是大剧院创作制作作品的衍生产品,通过新媒体这个无限的传播空间,可以持续延伸大剧院的影响力,扩大社会覆盖面,还可以不断培育新的观众和顾客,虽说不是实物,但比实物更具潜在的价值,收益也更大。
由此我想到,每当各种新作品演出时、每当各类展览文创货品设计亮相时,柜台前的实用型衍生产品功能固然重要,观众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虽然很有现场效果,但是,假如这些衍生产品多一些培育的功能,多一些引导鉴赏的作用,而不是只供玩耍、穿戴、吃喝、收藏,那么,对艺术的未来发展,对文化市场的培养,可能更具意义。这种意义不是抽象的,也不仅仅是精神的,最终还是会反映到市场收益中。国家大剧院近些年对观众培育所投入的财力和精力,已经逐渐显现在票房里,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都鲜明地体现出来。这就是生动的例证。